其他

【时评】校园事件舆情应对当以学生为本

2017-04-14 上海教育新闻网

从4月1日凌晨当地警方接到群众报案开始,四川泸县太伏中学学生死亡事件在舆论场上发酵一周后,泸州市委、市政府才召开媒体见面会通报情况。之后舆情虽进入平稳状态,但公众对这一事件的关注并未停止。人们在关注死亡学生及家庭的同时,关注最多的是那些有待澄清的谣言,是谣言四起后地方政府的舆情应对,而对事件可能在当地学生中产生的影响,则没有多少人关心,公众似乎也无暇关心。


由于当地应对不当,出现了一段传播空档期,权威媒体失去了及时、客观传播真实情况的时机,结果一个并不复杂的事件,却演绎出这么多离奇的说法。事件发生后,谣言四起,并通过发达的自媒体传遍国内,比如“将死者打死后抛尸楼下”“事发当周有人对死者赵某实施暴力威胁”“五名校霸因对赵某收取一万元保护费未果将其打死”,等等。这些谣言很可能会给当地的学生带来不少焦虑甚至是恐惧。而这一切,如果应对及时得当,都是可以最大限度避免的。作为地方政府,在应对和教育有关的舆情时,除了关注事件本身,还要多考虑对学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,如果没有这个顾忌,很可能会忽略对学生产生意想不到的伤害和影响。


对这起发生在校园里的事件,整个舆情的发酵和地方政府的应对过程,对学生来说其实也是一个社会教育不断展开的过程。这次事件展示给学生的,是人们在围观中热传谣言,是以传谣这种不当手段倒逼真相。这个先有谣言再有真相的过程,难道就是我们给学生的示范和教育?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太伏中学学生死亡事件在舆论场上的演进过程,对于学生们来说,堪称社会教育的一个负面典型。这些年来的不少公共事件,都是从一些小事发酵起来的,共同特点就是谣言在先、真相在后,而且一再重复,只不过这一次更为典型。这种情况如果不能尽快扭转,今后再遇到类似事件时,学生们会不会也循着这个路径参与其中,这非常令人担忧。


泸州市教育局已经为太伏中学安排8位心理辅导教师,向师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,这说明事件的处理开始考虑到教育这一特殊背景因素。但心理辅导只是一个方面,舆论暂时平息并非万事大吉。由于当地的通报并没有给出学生死亡原因的最终解释,具体责任尚难确认,但从教育角度应该深究的是,一个平时据说挺开朗的孩子何以走到了这一步?只有彻底查清内情,方能防范类似的事情再度发生。从常理推测,影响这个孩子成长的因素,很可能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当地家庭背景相似的同龄人身上,其中一定有值得学校、家庭和社会反思的地方。为了防范类似悲剧再度上演,在痛彻的反思中做出某些改变,应是事件善后的当务之急。


把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落到实处,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,也是政府、社会和家庭都有的责任。在处置和教育有关的舆情时,以人为本首先是以学生为本,而不是以其他因素为本,这是对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和教育文化最基本的维护。

作者:钟焦平

来源:中国教育报

搜索公众号并添加为好友

“上海教育新闻网” 

为您提供最及时、最精粹的教育资讯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